教师发展

品书香韵味 绽教育芳华 ——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博约书友会读书分享活动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24-10-11浏览次数:26

       于教育的广袤沃野之中,阅读仿若一泓澄澈清泉,润泽着师生的心灵,又似一把精巧钥匙,开启智慧之门。10月10日,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博约书友会举办了教师读书分享会,与会教师积极投身其中,在书籍的海洋里探寻教育的本真,为校园渲染出浓郁的书香氛围。

      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。宋培瑜老师分享了《和孩子一起学画画》,她提到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阐述了儿童绘画心理和绘画教育方法,从孩子涂鸦背后的心理动机,到如何引导孩子用线条、色彩表达情感,都给出了实用的建议。在美术课上,她借鉴书中的教学理念,让学生们摆脱对绘画的恐惧,鼓励他们自由创作,使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被充分激发。

       林培培老师分享了《文学阅读指南》,她提到这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分析,为我们展示了深度阅读文学作品的精妙方法。受其启发,林培培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,果断摒弃传统的逐字逐句解析模式,转而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解读文学作品。

       佟蒙蒙老师分享了《未来学校》,阐述了对“当今教育现实与未来碰撞”的个人理解。佟老师分享了朱永新先生对于未来学校的构想,是从新教育实验出发,走向让人成“人”的理想实现的旅程。新教育是以让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的,教育的幸福和幸福的教育,还局限在教育过程、学校场域、师生之间。但是,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丰沛情感和独特创造力的人。而要培养这样的人,教育的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,以个性化定制的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力,并且让学生永葆童年时代的好奇心,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。

       聂铭呈老师分享了《运动改造大脑》,这本书深入剖析了运动与大脑之间的紧密联系。书中指出,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多种神经递质,如多巴胺、血清素等,从而改善情绪、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。在日常体育教学中,他借鉴书中的理念,设计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,融入了团队合作游戏、趣味运动竞赛等环节。学生们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中,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,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也显著增强。

       在推荐《学记》时,平凡老师以《以史为镜》为题,她说欲之即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;喻之即君子之教,喻也;玉之:玉琢之,成器之。指出作为教师也应将此谨记在心,只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领会到教育的概念,才能够知道者能够为学生的身心修养带来什么好处,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,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努力,潜心钻研,结合实践,积蓄走向未来的力量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       高珊珊老师分享了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》,她着重强调,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,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。”受此启发,林培培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创新,增设生活日记、日常练笔等实践作业,引导学生们用心观察生活、细致记录生活。渐渐地,学生们笔下的写作素材变得丰富多元,语言表达也愈发流畅自然,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熊熊烈火般被点燃。

       同样身为语文教师闵鹏飞,带来了《朱光潜谈文学》。他表示,书中对文学鉴赏的独特见解,让他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思考。在课堂上,他积极引入书中品鉴文学作品的方法,从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、情感传递的细腻方式到意境营造的独特魅力,深入剖析经典作品。

       朱箬琳老师带来了她对《儿童文学概论》的理解。她表示,通过深入学习《儿童文学概论》,她仿佛掌握了一把筛选优质读物的 “金钥匙”,能够精准地为学生挑选出契合其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文学作品。在班级阅读课上,学生们沉浸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世界里,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。

       秦梦冉老师分享的《艺术的故事》,为艺术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。这本书以时间为经,以艺术流派为纬,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。秦梦冉老师将书中的艺术史知识巧妙融入日常教学,每堂绘画课前,都会生动讲述相关艺术流派的背景故事。学生们在创作时,不仅绘画技巧日益精湛,作品中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,在学校艺术展览中大放异彩,赢得师生们的一致称赞。

       此次分享会宛如一座沟通的桥梁,连接起不同学科的教师,让他们的思想相互交融,碰撞出全新的教学灵感。这场读书分享会,是教师们教育生涯中的新起点。相信在书籍的陪伴下,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教师们将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,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坚实而广阔的道路。

 
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矿大南路1号

© 2019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35号